产品导航   Products
> 凯时直营 >  新闻资讯
履带断了就开始飙车?轮履转换哪那么容易?
时间:2024-02-05 16:59 作者:admin 点击:

  “我们击中了敌人的履带,现在他们跑得更快了”,这个梗在军迷圈中的流传度不可谓不高。

  这句话的源起是在某动漫中,出现过使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的BT-42自行火炮在履带被击中脱落后,无间隙切换负重轮行走模式获得了更快行驶速度的场景。

  原本以为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大家最多当个段子乐一下就过去了,没想到的是真有朋友一本正经的问我: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既然如此优秀,为什么现代主战坦克都不采用呢?

  实际上,使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的坦克,例如苏联BT系列,虽然确实有轮/履两种行走模式,但两种行走模式需要借助复杂的转换装置重分配传动和转向才能切换。

  在由履带行走切换到负重轮行走时,需要如图所示,将主动轮与最后一对负重轮用差速装置连接,并由方向盘控制第一对负重轮转向。

  负重轮行驶状态的坦克能在公路上跑出75公里/小时的速度,对比履带行驶状态45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这一速度无疑是风驰电掣了,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速度在坦克界中绝对堪称独一份。

  可是轮/履状态转换的过程非常繁琐,除了要拆装沉重的履带,还要对复杂的传动结构反复切换调试。

  履带行走转换为轮式行走需要约30分钟,轮式行走状态转换履带行走状态需要约40分钟。

  也就是说,如果履带行走状态下,出现履带脱落或者断裂的情况,即使是使用了克里斯蒂悬挂也只能跟一条失去梦想的咸鱼一样趴窝,至于飙车那就更是只能想想了。

  如果履带遭受炮击或者地雷炸毁,负重轮和传动转换装置受损的几率极高,就算车组能无视恶劣的战场环境对行走装置进行转操作,机械装置也不见得能可靠工作。

  这么看来克里斯蒂悬挂系统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那它为什么还会被奉为一代经典呢?

  因为克里斯蒂悬挂系统的轮/履行走方式虽然存在结构复杂、转换程序繁琐、可靠性不高等诸多问题,但大家请注意,轮/履行走系统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出现的。

  受当时的材料处理工艺限制和加工手段的限制大连移动厕所,早期履带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故障率极高,尤其是高速行驶时情况更严重。

  苏联在对克里斯蒂原型车进行测试时,平均行驶约40公里就会出现履带脱落桥梁检测、断裂,甚至主动轮断裂等故障,而在路轮行驶状态,则可将无故障行程提升到150公里左右。

  对于需要在宽大地幅作战的机械化部队来说,这样的可靠性跟闹着玩没什么区别,可偏偏在当时又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困难。

  即使是在后世被过度神话的德国装甲兵,也不得不在吞并奥地利的武装时,望着排成长龙的抛锚坦克伤神不已。

  对于国土面积广阔,技术人才本身就缺口很大的苏联来说,这个办法显然实施成本过于高昂。而恰好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套轮/履行走装置,无疑从技术层面上为解决履带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不足的途径。

  二战初期,法国人顽固的坚持将坦克部队用铁路运输,其实和苏联人尝试坦克路轮行驶的初衷类似,都是为了节约那点可怜的坦克摩托小时。

  而且苏联在对BT-2坦克进行测试的时候就发现,负重轮行驶状态的坦克在泥上方向盘转向效果非常差,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负重轮状态行驶的坦克通行能力会因为自重和动力分配问题而通过性极差,而且会造成负重轮和传动装置损坏。

  所以,轮/履行走装置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为了让坦克用负重轮在战场上飙车,而是为了坦克能够依靠自身动力抵达作战区域附近的同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可靠性。

  但这一套轮/履行走装置实在太过于复杂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路轮行驶状态的可靠性也并不算高,主要是负重轮和主动轮损坏情况较为严重。

  对于3人制的BT系列坦克车组来说,轮/履转换对体力的消耗也极大。车组在完成拆装履带作业后,就已经筋疲力尽,需要休息10分钟以上才能继续工作,这对保持车组战斗状态是极为不利的。

  轮/履行走装置需要两套操作系统和两套传动系统,在其中一套工作时,另一套就成了挤占车体重量和空间的累赘,这对于提升坦克整体防护能力,优化坦克整体舱室布局也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期冶金技术和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整体式铸造履带的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坦克只依靠履带就能完成长距离机动。

  还记得俄罗斯电影《坦克》中,以科什金为原型的主角驾驶最新研制出的T-34坦克,从哈尔科夫行驶到莫斯科后所引发的震动么?

  因为在之前从未有过任何一款坦克能够依靠自身动力无故障行驶这么长的里程,科什金的举动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

  科什金当时可是顶着极大的压力采用了全履带行走的设计方案,说是拿性命做赌注也毫不夸张,如果T-34首秀失败,科什金极可能没有再改进的机会了。

  抛弃了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T-34系列以其在卫国战争中的表现而奠定了一代名车的地位,但克里斯蒂悬挂系统依旧暴露出许多问题。

  其所使用的大直径弹簧占据了车体内相当大的一部分空间,而且随着车体重量的增加,该悬挂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会急剧恶化。

  这对优化坦克整体布局,尤其是换装更大口径的主炮和加装厚度更大的防护装甲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当扭杆悬挂系统随着材料和工艺的逐步成熟而能堪大用后,苏联技术人员毫不犹豫的将这一技术用在T-44及后续的坦克型号上。

  作为早期独立悬挂的典型代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所使用的大直径、大动行程负重轮为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进提供了技术支持。

  虽然作为“亮点”的轮/履行走系统在现实中并没有任何“神迹”可言,但在二战的历史背景下,克里斯蒂宣贯系统却能凭着技术上的足够成熟和使用中的足够可靠完成了自己的历史地位。

  至于“我们击中敌人的履带,敌人跑得更快了”这一类的神话,还是让它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新闻